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家家户户都开上了汽车。与此同时,人们对汽车的理解也愈发深刻,从追求单一的动力性能,到看整车综合实力,再到对汽车的安全性有愈发清晰的认知,每一次深刻的认知都意味着消费者对车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汽车安全性来说,汽车厂家也在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首先,汽车厂家通过加入各种先进的电子技术,尽量做到“撞不上”;其次,汽车厂家越来越会在车身刚性和安全气囊等方面做文章,尽量做到“不怕撞”。也唯有在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真正生产出消费者认同的好车。近日,大家熟悉的优秀自主品牌一汽奔腾委托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针对旗下的X40和T33两款车,分别进行了“材料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用科学手段展现了汽车的真实实力。
一、材料拉伸实验
第一个“材料拉伸实验”,选取了奔腾X40和T33上大量采用的C1500HS钢,即1500Mpa标准的超高强度钢。这个标准有多高?1500兆帕换算下就是15.3吨/平方厘米,大约就相当于3-5头大象一起踩在手指甲盖上,而超高强度钢可以承受这样的重压。
试验结果是,最大断裂强度1550兆帕,平均强度1500兆帕,与材料公布的标准吻合。事实上,超过1380兆帕就可以称为“超高强度钢”。一般汽车在车架核心部位,车身客舱周围,都要采用标准最高的钢材,以保证车身刚性,但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是1200-1380兆帕钢材,能用上1500兆帕钢材的并不常见。而大家听得最多的是普通高强度钢,抗拉强度超过270Mpa就算。可见,虽然“高”和“超高”仅有一字之差,但实际差距却非常大。
二、冲击实验
第二个“冲击实验”,用X40和T33的B柱管件,固定管件两点,冲击管件中间,通过模拟最恶劣的碰撞来检测管件强度,也是检测整车核心位置的安全性能。
测试结果是22千牛,换算下来就是2.25吨力,按70kg成年人体重,相当于这根钢管能挑起32个人。而且这是更苛刻的单点碰撞,和真实的多点碰撞不同。在侧面碰撞时,可以有效保护乘员胸部、腹部及胯部免受侧面形变冲击。
经过以上两项严苛的测试不难看出,奔腾X40和奔腾T33两款车虽然都是一汽奔腾的紧凑型SUV,但是在安全上却毫不吝啬,大量使用超高强度钢,并且钢材标准超过标准线很多,保证了强大的车身刚性,在极端情况下更好的保护驾乘者。
其实,一汽奔腾在安全问题上一直都是不惜成本,在品牌创立之初就在车身刚性上下足了功夫,在此后的“真人实车侧翻”、“空投碰撞测试”等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测试无一不证明了“安全性能 ”早已融入了一汽奔腾的DNA。
而这一次一汽奔腾通过清华实验室的直观检测,无疑是再一次向大家证明了自身产品的品质。同时也告诉大家,“物美价廉”是真正存在的。当然,消费者也会从这次检测中看到一汽奔腾的诚意,从而再次助力一汽奔腾品牌销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