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大概意思就是某某品牌再怎么吹也不能变成另一个豪华品牌。暂且不提这种留言的用心何在,相比起这种肯定为0的可能性,我更愿意问的是:为什么一个品牌就要去走另一个品牌的成功路线,自己创新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实力难道不香吗?况且,每一个成功都是不可能被复制的。
这一点我们能想到,汽车厂家自然也会想到。而且随着90后甚至0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怎么样去创造出一款更时尚且吸引年轻人的车型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每个汽车品牌都在尽力去给出答案,虽说并没有标准,但上汽通用五菱快速开启自己的变革之路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参考。
新宝骏按下的“刷新键”
还记得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宝骏发布了全新的LOGO和“新宝骏”品牌,钻石标的设计感不可谓不精致,透露出的意义也比较清晰,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更高端。回想一下早期的宝骏车型,“面包车”和“便宜”是我脑海里涌现出的关键词,面向即将到来的5G时代,这样传统的印象可不会有太大的竞争力,是时候要做出改变了。
全新的标志、全新的R平台,以及宣布将“年轻、科技、智能、网联”作为新宝骏的品牌基因,致力于为新时代的用户“创造出行新生活”的全新态度。这些“新”听起来似乎有点空泛,毕竟这种美好的出行愿景是每个品牌都想做到的,但真正落实的怎么样,必须要自己去体验,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没事“跨”着玩的RM-5
因为疫情的影响很久都没有过三环以外的试驾体验了,我一直觉得短途驾驶能体验到的只是表象,像一些实际的功能包括车辆的细节必须要经过“亲密接触”才能真正了解。刚好这次新宝骏就组织了一趟两天的自驾体验,往返超500公里的路程涵盖了城市道路、高速、国道、山路以及泥泞等复杂路段。
号称“创造出行新生活”的新宝骏实力到底如何,在这次行程之中必定会展露无遗。这次自驾其实是有两款车型的体验,新宝骏RS-5以及RM-5。因为体验比较多的是RM-5,两天的绝大部分路程都在开或者乘坐这辆车,所以今天的重点就聊一聊这辆“不太正常”的车型。
之所以新奇是因为新宝骏RM-5作为一款全新车型,定位是MPV车型但实际上长得却又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的MPV,时尚方正的造型似乎更像一台SUV,跨界风格比较新颖。外观上看其实它依旧是延续了RM-C概念车所要表达的那种科幻、神秘感。这种未来的理念和吉利ICON有些类似,这也是为什么新宝骏旗下车型包括RM-5都有点像新能源车的原因。
如果说它外观有SUV即视感的话,那内饰就完全带给我们一种MPV车型该有的居家精致感受。简简单单的两块大屏(顶配尊贵型配有液晶仪表)配上该有的实体按键以及贯通空调出风口就组成了整个中控台,而且尊贵型还配备有无线充电板,只是这个充电板对手机的摆放要求比较高,手机放在上面需要调整一下位置,成功充上电后会在中控屏上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RM-5的车机经过两天实测不管是功能的选择还是流畅度、清晰度表现都还不错,而且有意思的是它可以通过滑动碟片来调节音乐声音大小,操作时宛如一个打碟的DJ。
好印象勾起驾驶欲望
静态带来的好印象也让我对它提起了驾驶的欲望,这台6座尊贵版车型搭载的是四缸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47马力(108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匹配可模拟8速换挡的CVT变速箱。
作为一台可以承载全家出游的车型,这套动力虽不能说暴躁但绝对够用,在4人乘坐时不管是高速还是山路都能感受到不错的动力储备。
但前提是如果需要动力就必须舍得给油,在拉高转速之前你只会感受到一个类似1.5L自吸的动力供给,深踩油门之后尽管是CVT但还是会果断的给你一个模拟降两档的身体感受,提速也变得更畅快了一点。
至于底盘方面,新宝骏RM-5使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这一常见的组合,悬架调校也挺跨界,相比起传统的MPV车型来说会显得稍微硬了一些。降低了些舒适度但对于山路驾驶来说避免了“开船”的体验,支撑和方向循迹性表现都还不错。
写在最后,对于这样一款理念新颖的MPV来说,能吸引较高的关注度也不奇怪,毕竟从设计方面来讲这样的外观已经足够吸睛,而且还有5座、6座、7座多种座椅布局的车型可以选择,高自由度无疑也能收获更多粉丝。而且要知道,这样一款实力还算均衡的车型售价才徘徊在10万元左右,这个售价区间香不香就得自己细品了。